在选择浇封型防爆设备时,首先要明确使用场所的危险区域。危险区域通常分为 0 区、1 区和 2 区,0 区是指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1 区是指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2 区是指在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不同危险区域对防爆设备的要求不同,浇封型防爆设备可用于 1 区和 2 区,在 0 区使用时则需特别注意,部分浇封型防爆设备可能无法满足 0 区的严苛要求,需选用符合 0 区认证的特殊型产品 。
危险介质的类别和级别也是选型的关键因素。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 I 类(煤矿瓦斯气体环境)、II 类(除煤矿瓦斯气体之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和 III 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其中,II 类又细分为 IIA、IIB、IIC 三类,其防爆级别依次升高,IIC 类可适用于 IIA 和 IIB 类设备的使用条件 。
比如,在存在氢气的环境中,由于氢气属于 IIC 类危险介质,就必须选择 IIC 类的浇封型防爆设备,才能确保安全。如果选择了防爆级别较低的设备,在遇到氢气泄漏等情况时,设备就可能成为点燃源,引发爆炸事故。
温度组别同样不容忽视。根据防爆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将其分为 T1 - T6 六个组别,T1 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 450℃,T6 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 85℃ 。设备的温度组别必须不低于使用环境中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组别。例如,某场所存在的可燃性气体引燃温度为 T3,那么所选的浇封型防爆设备温度组别应为 T3 或更高,如 T4、T5、T6,这样才能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其表面温度不会引燃周围的可燃性气体。
除了上述与环境直接相关的因素外,选择浇封型防爆设备时还需遵循一些重要原则。安全可靠性是首要原则,设备的防爆性能必须可靠,能够在各种工况下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浇封工艺的质量,使被浇封的部件得到充分的保护,不会因振动、温度变化等因素而影响防爆性能。
经济性原则也需要考虑。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综合评估设备的价格、寿命、可靠性、运行费用、耗能以及备件的可获得性等因素 。例如,一些价格较高的进口设备,虽然其防爆性能和可靠性可能更优,但后期的维护成本和备件采购成本也相对较高;而一些国产设备可能在价格上更具优势,且在性能上也能满足大部分应用场景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如果项目预算有限,且设备的使用环境对防爆性能的要求并非极其严苛,那么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设备可能更为合适。
环境适应性原则同样重要。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结构简单、重量轻的产品,这样不仅便于安装和维护,还能降低设备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难度。同时,还需考虑设备对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如在有腐蚀性或有毒环境中使用时,设备应具备相应的防腐、防毒性能;在高温、高压或低温环境中,设备应能正常运行,不会因环境因素而损坏或影响防爆性能。
此外,在 0 区、1 区场所,对设备选型还有一些特殊要求。0 区场所由于危险性极高,通常只选用 Ex ia 本质安全型产品,必要时可考虑双重防爆产品 。1 区场所不宜选用壳体内经常会形成点燃源的设备和高压设备,也不宜使用温升不稳定的设备,若必须使用,应选择 Ex d/Ex p 等防爆类型的设备 。这些特殊要求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在高危险区域发生爆炸事故的风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