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安防爆技术通过一系列措施,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严格限制在一个极低的、安全可靠的范围内 。比如在正常工作以及诸如元器件损坏、线路短路等故障状态下,确保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能量和热效应能量,都远远低于周围爆炸性气体的最小点燃能量,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爆炸的可能性。
能量限制的关键参数
在本安型防爆电路设计里,电压、电流、电容和电感等参数是实现能量限制的关键要素,且针对不同的危险气体环境,有着明确且严格的限制要求。
以氢气(IIC)环境为例,这是一种危险程度极高、极易爆炸的环境,通常要求将电路功率限制在 1.3W 以下 。从电压和电流角度来看,对于 Ex ia 级本安仪表,正常工作及电路存在两起故障时,工作电流需被限制在 100mA 以下;Ex ib 级本安仪表,正常工作及存在一起故障时,工作电流限制在 150mA 以下。
在电容和电感方面,需根据具体的电路设计和危险环境评估,精确计算并限制其数值,以防止在电路通断或状态变化时,因电容放电、电感储能释放等产生足以引爆氢气的能量。计算这些参数时,要综合考虑电路中的电阻、电源特性等因素,运用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等进行严谨推导。
能量限制的实现方式
实现能量限制,首先要进行精心的电路设计。采用低功耗的电路架构,如选择高效的降压电路,将高电压转换为适合本安电路的低电压,减少能量的无谓损耗。在元件选择上,挑选额定电压、电流符合安全要求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例如,选用低漏电的电容,避免因电容漏电导致能量积累。
同时,采用安全栅等关联设备也是关键。安全栅安装在安全场所与危险场所之间,能有效限制从非本安电路传入本安电路的能量。齐纳式安全栅通过串联快速熔断丝、限流电阻和并联限压齐纳二极管,限制电压和电流;隔离式安全栅则通过电气隔离,将输入、输出和电源三方隔离,不仅能限制能量,还能增强信号处理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
来自外部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