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安型防爆元器件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本质安全性。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本安型设备均不能产生足以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火花或热效应,从而有效避免了爆炸事故的发生。例如,在煤矿井下、石油化工厂等爆炸性环境中,使用本安型设备可以显著降低爆炸风险,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关键元器件的选择要点
1.电阻:电阻的功率需足够大,以承受电路中的电流,避免因过热而损坏。在一些高电流的本安电路中,要选用功率较大的线绕电阻,它散热性能好,能稳定工作。同时,电阻的精度要符合电路对电压、电流的控制要求,在对信号精度要求高的测量电路中,就需采用高精度的金属膜电阻。
1.电容:电容的耐压值必须高于电路中的最高工作电压,一般要留有一定余量,比如在工作电压为 24V 的电路中,可选用耐压值为 50V 的电容。而且要考虑电容的漏电电流,漏电电流过大会导致能量积累,影响电路的本安性能,应选用优质的钽电容或陶瓷电容,它们漏电电流小。
1.电感:电感的饱和电流要满足电路的电流需求,防止在大电流情况下电感饱和,失去对电流的抑制作用。在开关电源的本安电路中,电感的选择就至关重要,其磁导率和绕组匝数等参数,会影响到电路的能量转换和稳定运行。
1.半导体元件:半导体元件的反向击穿电压要高于电路的最高电压,以防止反向击穿损坏。在高频电路中,还要关注其开关速度和功耗,选择开关速度快、功耗低的场效应管或晶体管,能提高电路效率,减少发热。
1.安全栅:安全栅的防爆等级要与本安电路所在的危险场所等级相适配,比如在 IIC 级危险场所,就必须选用 IIC 级及以上的安全栅。同时,要确保其输入、输出参数与相连的本安设备和非本安设备相匹配,像信号类型、电压、电流等参数都要一致。
“三分之二原则” 的应用
“三分之二原则” 规定,任何与本质安全性能有关的元件或组件,在安装条件下的运行定额(电流、电压和功率)不得超过元件或组件制造商批量生产时标称额定值的三分之二 。在本安型防爆电气设备中,若某电阻标称功率为 1W,按照 “三分之二原则”,其在实际电路中的使用功率应不超过 0.67W。这一原则为元器件的使用引入了 1.5 倍的安全系数,大大增强了元件、组件自身的安全性能,有效降低了因元器件过载而引发的安全风险,是保障本安型防爆电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准则 。
能量限制与元器件选型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本安型防爆电路设计中,能量限制的实现依赖于合适的元器件选型,所选元器件的性能又直接影响着能量限制的效果。在设计过程中,需反复权衡两者关系,进行多次优化,确保电路在实现能量限制的同时,元器件能稳定可靠工作,共同满足防爆电路的安全需求。
评论